绥化学院学报
    主页 > 综合新闻 >

多亏苏联在此事上有“先见之明”,否则德国真

近代战争中什么最重要?除了工业制造带来的国力,那就要数由国土面积决定的“战略纵深”了,因为一旦两国开战,进攻方一定会全力把防御方最重要的工业基地打掉,进而削弱其工业制造水平。
如此一来防御方如果想要不被“吞并”,那它就必须在进攻方攻击范围外产生可持续工业生产的能力,而要做到这点,前提就是防御方必须要有足够大的国土面积。至于需要多大,这个视攻击方的能力强弱而定。
樟璩?时,伴随着刺耳的战斗机轰鸣声,约320万的德国士兵如同“虎狼出笼”扑向了苏联,由于苏联军方未料到德国一进攻就投入数百万的军队,因而在措手不及之中全线崩溃。
而苏联这一崩溃,德国装甲部队直接一口气自德苏边疆打到了伏尔加河西岸、高加索山脉的北坡,将欧洲人认知中苏联最富裕的区域都打下来了。
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乌克兰的肥沃土地和高加索和里海两个地区的石油,它们一个能源源不断的为德国占领军提供充足的食物,另一个则能让德国倚重的飞机、坦克动起来。
与此同时前俄罗斯帝国留给苏联的重要工业遗产莫斯科工业区、列宁格勒工业区,分别在开始于1941年10月的莫斯科保卫战和始于的列宁格勒战役中变成了废墟。
按照战前德国情报的估计,打到如此“悲壮”的程度,苏联已经完全丧失了可持续生产的工业制造能力,只需等待苏联将已有工业成品消耗殆尽,德国就能结束整个对苏战役。
然而让德国尴尬的是,苏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就立马深刻反思了前俄罗斯帝国将工业集中建立在西部的隐患,于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执行了工业东扩战略。
选中俄罗斯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交汇的乌拉尔山脉建立了著名的“乌拉尔工业区”,依靠着乌拉尔山脉蕴藏的大量矿物资源,该工业区很快就发展成了以采矿、冶金、机械、化工为主导的资源型重型工业区。
而这些东西在二战时配合上从莫斯科、列宁格勒搬来的军工生产车间,很快就能直接生产出“武器”了,虽说不能完全满足苏联士兵的前线消耗,但足够其防御德国士兵进一步东进。
得以让苏联撑到英国、美国全面军事支援的到来,换句话依靠着自身的“先见之明”,苏联成功做到了空间换时间。
假如没有“乌拉尔工业区”,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瘫痪的现实下,德国真有可能完成它的“巴巴罗萨计划”,趁英美还没回过神占据苏联。然后依托俄罗斯的资源和欧洲的工业基础进军全球。
那时可能就算美国火力全开都不一定能打赢德国,德国一统全球的愿景说不定就真的被其实现了。
配图来源网络,版权人若觉不妥,联系我们!立马删除
参看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 阿诺德 汤因比 主编
斯大林和战前苏联兵器工业 毛德金 - 《绥化学院学报》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