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言文字论文_外宣文本《绥化学院简史: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译前准备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二、相关翻译实践研究成果述评
第二节 准备事项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第三节 实施计划
一、翻译计划
二、写作计划
三、应急预案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第一节 翻译过程
(一)、术语表制定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第二节 译后事项
(一)、译文审校
(1)自我校对
(2)他人校对
(二)、译文评价
(1)自我评价
(2)同学互评
(3)导师评价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校史中校训的翻译
一、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原则
二、简洁性(Terseness)原则
第二节 汉语无主句的翻译
一、增补主语
二、采用英语“It be”或 “There be”结构
三、主动句变被动句
第三节 外宣文本的语篇连贯翻译
(一)、非结构衔接
(二)、结构衔接
第五章 实践总结以及结论
一、翻译准备工作总结
二、翻译总结
三、实践报告总结
四、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原文、译文
附录2 :平行文本
附录3 :术语表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文章摘要:校史记载着一个学校的发展历程,是一所学校在一段时期内文化的承载,高校校史的翻译也就成为高校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途径。本文采取实践报告的形式,所译文本为绥化学院校长庄严主编,莫海平教授主编的《绥化学院简史:2003年8月-2012年12月》一文。译者在翻译实践时遇到了以下难点:校史中校训的翻译,汉语中大量存在的无主句的翻译以及如何保证外宣文本译文的连贯性的问题。因此,针对以上难点,译者进行了相应的案例分析和总结,总结发现校史中校训的翻译应遵循“校训翻译的三原则”;汉语中大量出现的无主句可以采用增补主语、使用英文“it be”和“there be”的结构、以及将主动句变成被动句的策略进行翻译;可以运用非结构性衔接和结构性衔接来保证外宣文本的语篇连贯性。综上,希望能够得到经验为此类文本的翻译作借鉴和参考。此外,译者也希望此次翻译实践可以让更多外国读者对绥化学院有更深入的了解,不断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27123/d.cnki.ghlju.2019.001634
论文分类号:H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