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合作模式探究以绥化市和绥化学
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创新创业研究与实践就在全国扩散开来。绥化市政府和绥化学院建成了创业示范园,为学校和地方和合作创造了便利条件。绥化学院的学生们可以有效利用地理优势,抓住创业合作机会。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实体创业,对绥化市经济发展、解决毕业大学生和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具有深远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创业教育新概念首次提出是在1989年11月的北京。这次会议正式提出了“第三本教育护照”,即“创业教育”的概念,要求“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护照所享有的同等地位”。2010年俞金波发表了《大学生创业类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研究》,2015年刘艳增发表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与模式研究》,还有很多国内学者针对创教育模式进行研究,但是针对地方和院校合作的创业教育模式探究较少。
2 绥化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
第一,理论教育占主流,实践教育较少。绥化学院的创业教育开展,理论教育为主要形式,实践教育开展较少,而南方的一些高校则好很多。绥化市目前拥有实战经验的创业教师较少。第二,资金等多方面条件限制创业实训教育的开展。受资金、地理位置、政策扶持力度等多方面条件的影响,绥化市部分地区创业实训教育发展出现迟缓甚至停滞状态。第三,实体创业存活周期短,缺乏生命力。调查发现绥化学院在校大学生创业困难,实体经营仅凭自己的热情和兴趣,经营后缺乏管理和相关经验。网络经营开店审批手段依旧不够简洁。
3 开展校地大学生创业教育合作的意义
第一,校地创业教育合作是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能够形成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可以将学校的教学资源和绥化市的优质教学资源相结合,优势互补,扩大资源覆盖面,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创业教育夯实基础。例如:新媒体工作坊和绥化很多文化公司优势结合互补,技术上相互沟通、人才顶岗交流、业务上相互合作。第二,校地创业教育合作是提高创业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更好地推进创业创新工作。很多大学生创业不能真正走出去,仅以“微商”居多,绥化市是农业城市,绿色食品产地。各市县还有地方文化特色,很多创业成功的老板、小企业家,走进校园,为学生现身说法,提出指导意见,解决学生创业的瓶颈,提高创业教育水平。很多创业指导教师走进企业实地学习,增加经验,更好地指导学生创业。第三,校地创业教育合作是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成为失业人员的福音。很多学生毕业时,眼高手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可以利用在校期间为有意向的大学生提供创业岗位,激发热情,带动失业大学生就业。形成规模后,还可以带动当地失业人口就业。
4 构建校地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途径
绥化市和绥化学院创业教育合作的新途径、新模式可以概括为:“四轮定位”和“六大模块”。
4.1 四轮定位
第一,前轮包括政府重视、资金支持、技术指导过硬。政府重视不仅能为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渠道拓展,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创业主体的培育,组织创业群体,整合最优秀的技术力量。绥化市和绥化学院合建的创业示范园于2017年落成。绥化市投入几百万支持创业园区建设,为当地老百姓和大学生创造了便利条件。第二,左轮主要指政策奖励、竞争机制等。多渠道的设立奖励机制,从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对创新创业团队个人进行奖励,激发创业激情。在创业园设立月营销报告,末位整改,树立大家的创业竞争意识。绥化学院教师可以在理论上进行研究和探讨,为机制的建立给出参考性意见。第三,右轮是指成熟的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和创业指导人员长期的热情。没有创业经历和经验的创业课教师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传统的理论指导也不能更好地为创业团队提供有利支持,还有很多指导者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瓶颈,热情降低。地区内成熟的创业指导教师尤其是成功的企业家和老板走进校园,既有成功经验,又有实际指导,将会对学生创业产生更好的助力。目前,绥化市和绥化学院的创业指导培训师不足100人,而绥化市有500多万人口,创业的发展急需一大批专业的创业指导师。第四,后轮是指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评价评估体系,对创业教育成果和经济效益进行适当评估。无论是校园内的创业教育课程,还是创业园区的实体店铺,目前都没有健全的评价评估体系。良好的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查找问题,不仅要有创业评价体系,更要有经验丰富的评价团队,查缺补漏。